首页 > 清风苑 > 时评 正文

时评

不贵尺之璧,而重寸之阴

稿件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: 2025-09-12 11:10:31

  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有言:“夫日回而月周,时不与人游,故圣人不贵尺之璧,而重寸之阴,时难得而易失也。”其意为日出日落,月圆月缺,时间从不停步,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,所以圣人不以直径一尺的玉璧为贵,而珍惜日影移动一寸的光阴,没有别的原因,只因时间难得而易失之故。

  一寸光阴一寸金,寸金难买寸光阴。黄庭坚在《次韵郭右曹》中感慨,“古心自有著鞭地,尺璧分阴未当勤”,进一步强调时间的珍贵。时间是无情的,也是公平的。对任何人一样,对任何事都一样。但人们对时间的态度却千差万别。有一次,孔子在河边看到流水,不由大发感叹: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”即时间就像流水一样,稍纵即逝,永不复返。暗含一旦错过,追之莫及之意。所以,当孔子见到他的弟子宰予“昼寝”时,就非常生气。本应忙碌奋斗的年华,宰予却在呼呼大睡,这让孔子感到失望,并因此改变了他察人的态度:“始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信其行;今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观其行。”

  我们经常说,时间就是生命,时间就是财富,最大的浪费就是浪费时间。但在时间问题上,许多人仍具有“两面性”,嘴上说日月如梭,生活中却游手好闲,无所事事;嘴上说分秒必争,行动上却拖拖拉拉,慢慢吞吞。同样,有些人看起来“忙”得不亦乐乎,其实是把大事、实事、正事放在一边,而被鸡毛蒜皮的事情所纠缠,被歪门邪道的事情所牵扯。时间不是被真正利用了,而是被消磨了,被空耗了,被浪费了。把“闲置”的时间用起来,把“挪用”的时间收回来,把“折腾”的时间腾出来,“时间都去哪儿了”就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。

  对时间的态度,就是对人生的态度、对事业的态度。不浪费时间,是最基本的人生常识。充分利用时间,更是成就事业的一大智慧。三国时学者董遇针对弟子“苦渴无日”之惑,提出了“冬者岁之余、夜者日之余、阴雨者时之余也”之说,让所谓的“空闲时间”瞬间升值。宋代欧阳修所言“余平生所作文章,多在三上,乃马上、枕上、厕上也”,则赋予所谓的“零碎时间”新的意义。“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,只要愿挤,总还是有的”,鲁迅先生的至理名言,形象地揭示了时间管理的本质,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,也充满了浓厚的励志色彩,让人深受启发,备受教育。

  珍惜时间,才能赢得机遇;把握现在,才能赢得未来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。党员干部肩负着历史的使命,肩负着时代的责任,要不断强化时不我待、分秒必争的紧迫感,始终保持只争朝夕、不负韶华的责任心,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,在新征程上奋勇争先。(尚德琪)

>>><<<